O 型腳與 X 型腳不僅會影響外在體態,更可能是關節勞損及退化的警示信號。有骨科專科醫生表示,不少膝關節有問題的患者容易出現 O 型腳,而 X 型腳可能由足踝或髖關節問題引起,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人更是高危人群。腳部變形容易使膝關節承受額外壓力,影響活動能力,嚴重時甚至走路都會感到疼痛。醫生指出,膝關節退化的患者可通過膝關節置換手術解決退化帶來的問題,同時達到矯正體形的效果。
普通人出生後雙腳並非完全筆直,但如果雙腳出現嚴重變形,就可能存在健康問題。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骨科專科醫生沙惠良表示,一般來說可通過目視觀察判斷雙腳是否變形:當雙腳緊貼時,正常膝關節之間的空隙可容納一隻手掌,大約一厘米。俗稱 O 型腳的膝內翻,表現為雙腳並立時膝關節無法相互靠攏,間距可達一隻拳頭;而俗稱 X 型腳的膝外翻,則是兩側膝關節能碰在一起,但足內踝無法靠攏。
沙惠良指出,絕大多數由膝關節勞損及退化引發的腳部變形以 O 型腳為主,後天因素如體重過重、姿勢不良、運動不當等也會導致腳部變形。膝關節退化普遍在中年時期出現,當膝內側長期承受壓力,軟骨在日積月累的磨損下會逐漸退化,進而形成 O 型腳。此時外側靭帶的支撐能力會變得薄弱且不穩定,若病情急劇惡化,可能在短時間內喪失正常活動能力,導致舉步維艱。
至於 X 型腳的後天成因,普遍與足踝或髖關節問題有關,也可能由骨折或類風濕關節炎引發。沙惠良還提到,扁平足人士未必屬於高危群體,雖然患有扁平足或高足弓並不意味著雙腳一定會變形,但膝蓋承受的壓力會有所不同,容易引發疼痛。
沙惠良表示,早期患者可通過藥物減輕疼痛,也可進行物理治療,強化肌肉力量並鍛煉柔軟度。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會使用矯形腳箍,輕微調整受力程度,不過這個過程相對辛苦。患者還可通過膝關節置換手術解決問題,一般勞損退化患者可考慮半膝人工關節置換來緩解疼痛,但這種手術無法矯正體形。加之大多數就醫者已處於病情後期,因此多數需要進行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既能解決疼痛問題,又能達到矯形效果。沙惠良提醒大眾,平時要多做運動,鍛煉肌群力量與柔軟度,以預防雙腳變形,降低關節退化的風險。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維柏健 – 健骨至尊 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囊 (500/400毫克) + D3 [特強配方] 300粒
Original price was: $298.00.$265.00Current price is: $265.00. 加入購物車 -
Sale!
Out of stock
Kirkland Signature – 葡萄糖胺 & 軟骨素 & MSM 500/400/400毫克 300粒
Original price was: $330.00.$258.00Current price is: $258.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