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是全球最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之一,骨質疏鬆意指骨質密度變低,骨骼因變得脆弱而增加骨骼受損風險。根據香港骨科醫學會的數字,在65歲以上的長者中,女士有5成機率有骨質疏鬆症,而男性則有2成機率。
甚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是一種代謝性骨病,當骨質代謝過程失衡,使得流失速度大於再生,骨頭質量與密度將會低於常人,導致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主要由於骨形成減少,骨吸收增加導致,可分為原發性和次發性:如果是一般老化導致的骨細胞功能衰退,或是停經後影響鈣質吸收,都屬於原發性的骨質疏鬆;如果是因為長期服用藥物、生活習慣不良、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就屬於次發性。
1、絕經後骨質疏鬆:停經後可以影響體內骨鈣濃度。
2、老年性骨質疏鬆:老年人的復原能力較弱,刺激了破骨細胞的同時,抑制了成骨細胞,造成骨量減少。
3、特發性骨質疏鬆:病因尚未明確,可能與骨代謝調節異常或鈣代謝異常有關。
4、繼發性骨質疏鬆:主要由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或藥物導致。

骨質疏鬆症的原因
- 50歲以上的長輩
- 女性(女性機率大於男性)
- 人種因素(亞洲人與高加索人機率較大)
- 骨質疏鬆症家族病史
- 疾病因素
- 吸烟、酗酒、飲過多含咖啡因飲料
- 體力活動少、長期臥床
- 日照減少、缺鈣、缺維生素D、高納飲食等

骨質疏鬆的症狀
骨質在流失時通常都不會有感覺,也就是沒有病徵。骨質疏鬆症最大的危險,就是一般民眾對於骨質流失都沒有警覺性。如果有下背疼痛、頸椎疼痛、腰痠背痛,或者是身高變矮與明顯的彎腰,就是初期骨質疏鬆症狀。
骨質疏鬆症跌倒
骨質疏鬆最怕就是骨質流失時發生跌倒意外,最常就是發生在髖關節、脊椎與手腕,髖關節的受損更因為需要臥床甚至置換人工關節,對長者來說致死率相當高。根據中大賽馬會骨質疏鬆預防及治療中心的數字顯示,約一至兩成的患者會在髖關節受損後一年內死亡,而接近七成的患者亦將永久失去自理能力。

骨質疏鬆症的診斷
骨質疏鬆的診斷主要是透過骨質密度檢查及超音波測量,利用雙光子式吸收儀(DEXA)透過檢查身體中央的骨頭,可看出骨質密度,建議40歲以上的健康檢查就要進行此項目。
治療骨質疏鬆的方法
生活方式治療法:
在使用藥物治療前,可以轉變下生活方式來緩解骨質疏鬆的症狀,如適當運動,正常飲食,戶外日光照射。
藥物治療法:
使用藥物治療,應配合生活式調節一起進行。目前藥物有鈣質補充劑、二磷酸類藥物、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降血鈣素等藥物,以減緩骨質流失,預防骨質疏鬆
- 預防跌倒
- 多攝取鈣質與維他命D
- 多曬太陽
- 培養恆常運動的習慣
- 控制體重
相關閱讀:預防骨質疏鬆症的5種保健品

8種益於骨質疏鬆的保健成分
1)鈣
2)維生素D
3)鎂
4)維生素K
5)維生素C
6)大豆
7)紅菽草
8)黑升麻
骨質疏鬆症保健品推薦
維柏健 – 健骨檸檬酸鈣 300毫克 + 維他命D3 200IU 350片
Jamieson – 健骨鈣鎂及維他命D 420粒
善存 – 女士50+全效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 250粒
善存 – 男士50+全效多種維他命及礦物質 250粒
相關產品:
-
維柏健 – 健骨至尊 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囊 (500/400毫克) + D3 [特強配方] 300粒 (三樽或以上$260/樽)
原價為:$298.00。$265.00目前價格為:$265.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