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早已離不開各類屏幕,而幼童接觸電子產品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這讓許多家長憂心忡忡,擔心屏幕釋放的藍光會損傷孩子的視網膜細胞,還會提高近視的發生幾率。對此,有眼科專科醫生指出,兒童近視的形成並非單一因素所致,家長無需刻意選用過濾藍光的產品,否則原本的護眼舉動很可能會變成傷害眼睛的行為。
奧比斯義務眼科醫生伍立祺提到,受香港教育體制的影響,家長們普遍看重孩子的功課和考試成績,這使得學童不得不經常與書本和電子產品打交道,戶外運動的時間嚴重不足,從而大大增加了近視的風險,而且近視問題還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他表示,儘管科學家還沒有發現所謂的「近視基因」,但相關研究表明,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六百度及以上的深度近視,孩子出現近視的可能性就會更高;要是父母雙方都有深度近視,孩子近視的風險則會比普通人高出十倍甚至更多。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時,近視度數可能會逐漸上升,目前還沒有徹底治癒近視的方法。不過伍立祺建議,可以採用光學離焦眼鏡、隱形眼鏡或者眼藥水來減緩近視加深的速度,其中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的效果最為顯著。臨床數據顯示,它平均能讓近視加深的速度減慢五成,等視力穩定下來之後就可以停止使用。伍立祺還說,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在香港應用廣泛,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向私家眼科醫生諮詢。
近視的度數越深,眼球就會變得越長,視網膜等眼部組織會因為眼球被拉長而變薄。這些孩子長大後,相比視力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視網膜脫落、黃斑病變以及青光眼等嚴重的眼部疾病。伍立祺特別強調,即便通過激光矯視手術恢復了視力,眼底的結構也無法改變,深度近視所帶來的併發症風險仍然存在。
伍立祺指出,每天堅持至少四十分鐘的戶外運動,能夠有效預防近視。研究發現,戶外運動可以促使孩子體內釋放腦神經遞質多巴胺,進而減少近視的發生和發展。他還建議,孩子近距離看東西時,環境光線要適宜,並保持合適的距離,同時要多眨眼。另外,每隔二十分鐘就應該讓眼睛休息二十秒,看向二十呎以外的地方,這樣有助於放鬆眼睛,延緩近視加深。
近些年來,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購買過濾藍光的產品和太陽眼鏡。伍立祺表示,從醫學角度來看,並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過濾藍光的產品具有護眼功效,而且過度使用這類產品可能會影響人體的生理時鐘。但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應該佩戴標有「UV400」或者「UV100%」的太陽眼鏡,以阻擋紫外線。
伍立祺建議家長在孩子四歲之前帶他們做一次全面的眼睛檢查,並且定期複查,同時要保證孩子飲食均衡、休息充足。國際防盲組織奧比斯在全港的幼稚園開展了「愛眼小特工」校園活動,積極倡導學童在戶外活動時佩戴能夠阻隔紫外線的太陽眼鏡,以此保護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