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上學習模式日益普及,兒童及青少年的用眼負擔明顯增加。特別是處於視力發育關鍵期的青少年,長時間盯著電子屏幕容易導致視力問題。為此,香港傑出青年協會、亞太眼科醫學雜誌及亮睛工程慈善基金聯合舉辦全港校園「戰勝COVID」及疫下護眼大行動,通過多元化的活動推廣防疫及護眼知識。
籌委會主席林順潮醫生指出,網上學習時,學生需要長時間注視電腦屏幕,眨眼次數明顯減少,這會加速淚水揮發,導致眼睛疲勞,同時也增加了近視的風險。他建議學生在每節網課之後,應眺望至少20英尺(約6米)遠處,並盡量觀看綠色景物來放鬆雙眼。若空間有限,可在面前放置一面鏡子,透過鏡子觀察身後的景象,這樣能有效延長視線距離。
在閱讀習慣方面,林醫生建議保持正確的用眼距離:閱讀書本時應與書本保持約30厘米的距離,使用電子屏幕時則應保持約70厘米的距離。此外,學生可以養成每天做護眼操的習慣,通過眼部運動來放鬆眼部肌肉。針對網課安排,他建議教師將每節課時控制在30分鐘左右,並在下課時間提醒學生進行眼部放鬆。當學生返校上課時,學校應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增加戶外活動時間,這不僅能強化防疫意識,也有助於保護視力。
籌委會聯合主席陳建強醫生介紹了活動的豐富內容,包括口罩設計比賽、T恤設計比賽、防疫護眼知識網上問答比賽,以及活動主題曲演繹比賽等。優秀參賽者不僅能獲得平板電腦等豐厚獎品,還能在疫情後免費參加「大灣區創新科技學生考察團」,實地參觀騰訊、華為等知名科技企業。活動特別建立了一個專題網站,提供一站式抗疫資訊平台,方便市民查閱相關知識。
這項活動特別鼓勵家長與子女一同參與,既能增進親子關係,又能共同學習防疫護眼知識。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兒童青少年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建立良好的用眼習慣,共同守護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