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流感高發季節,近期本港更出現流感疫苗供應緊張的情況。家庭醫生方玉輝指出,接種疫苗雖是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疫苗「一針難求」的現階段,大眾更應從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入手,主動提升身體抵抗力。除了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基礎防護措施外,留意以下 7 項生活細節,多做一步,就能進一步減少病毒入侵的機會!
1. 洗手後徹底抹乾,杜絕細菌二次附著
洗手是預防流感病毒交叉感染的關鍵步驟,但需注意正確方法 —— 若洗手時間過短,梘液尚未充分起泡就沖洗,潔淨效果會大幅削弱。更重要的是,洗手後必須將雙手徹底抹乾,因為濕漉漉的手掌更容易再次黏附細菌,讓之前的清潔工作前功盡棄。
2. 聚餐時使用公筷公匙,降低接觸傳染風險
面對流感威脅,應適當減少聚餐次數;若與親朋同枱進食,建議全程使用公筷、公匙夾取菜餚。這種做法能有效避免餐具交叉接觸,從而降低通過唾液傳播流感病毒的可能性,為飲食安全多加一道防線。
3. 補充關鍵營養素,強化身體防禦基礎
多種天然食物都有助增強身體抵抗力,例如橙、檸檬等柑橘類水果富含維他命 C,能幫助對抗體內有害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而紅蘿蔔、木瓜等橙紅色蔬果則含有豐富胡蘿蔔素,這種成分進入人體後可轉化為維他命 A,不僅能保護眼睛健康,更能強化口腔、呼吸道等黏膜組織的屏障功能 —— 這些黏膜正是身體抵禦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線。
4. 保持心境放鬆,避免壓力削弱免疫力
有研究表明,長期心情低落、處於抑鬱狀態的人,體內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會顯著升高,而這種激素會直接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因此,當感到壓力纏身時,不妨透過聽音樂、做瑜伽、散步等方式紓解情緒,讓身心保持放鬆狀態。此外,過大的壓力還容易引發失眠問題,間接影響生理健康,形成惡性循環,更需及時調整。
5. 堅持適量帶氧運動,激活免疫細胞活性
規律進行適量的帶氧運動,如游泳、跑步、騎單車等,不僅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還能在運動過程中輕微提升體溫 —— 體溫升高時,身體的新陳代謝速率會加快,免疫細胞的活性也會相應增強,此時對抗細菌和病毒的效率會大幅提高。同時,恒常運動也是紓緩緊張情緒、改善心理狀態的有效途徑。
6. 保證充足睡眠,筑牢健康「防護牆」
保持充足睡眠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基石,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每天睡眠時間少於 7 小時的人,患上感冒(流感的常見初期症狀)的概率,比睡眠時間達到 7 小時以上的人高出 1 倍。充足的睡眠能讓身體各器官得到充分修復,確保免疫系統處於最佳運作狀態,從而更好地抵禦病毒侵襲。
7. 避開人多擁擠場所,優化生活環境衛生
冬季流感高發期間,應盡量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空氣流通不佳的公眾場所,這類環境容易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若需長時間留在家中,則要格外重視家居衛生,定期清潔消毒,同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打開窗戶讓新鮮空氣進入,能有效稀釋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濃度,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