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長者因關節退化而飽受疼痛困擾,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容易引發情緒問題。國際調研機構 IQVIA 在今年 7 月針對 100 名本港患者進行訪問,結果顯示 35% 的受訪者經常感到疼痛,且每日發作次數超過一次;另有 41% 的受訪女性存在較大的情緒困擾,比例高於男性。專科醫生指出,女性、關節曾受傷或肥胖人士的患病風險較高,一旦確診往往「傷身又傷心」,建議市民在關節軟骨出現明顯退化前,定期進行適量負重運動並攝取營養補充劑以強化關節,若出現相關症狀則需立即求醫。
IQVIA 的這項調研對象為 100 名平均年齡 60 歲的關節痛患者,調查發現所有受訪者均有膝關節痛症狀,超過一半的人同時伴隨肩膀、踝關節或手腕關節疼痛;超過五成受訪者每周至少出現一次痛症。調查還顯示,77% 的受訪女性認為關節痛影響生活質素,這一比例遠高於男性的 55%;女性更易因關節痛產生悲觀、抑鬱等負面情緒。
老人科專科醫生陳飛表示,根據衛生署的數據,超過 20% 的港人患有關節痛或關節腫脹問題,主要成因是退化性或發炎性關節炎。其中,發炎性關節炎多由其他疾病引起,例如免疫系統失調等;而退化性關節炎則是由於長年累月的磨擦勞損或年紀增長所致,屬於較為普遍的情況。他解釋,關節面的軟骨長期磨擦會逐漸變薄,加上隨著年齡增長關節液分泌減少,會進一步加劇骨頭之間的磨擦,從而導致關節僵硬、紅腫熱痛甚至變形。
骨科專科醫生袁智斌補充說明,除年紀增長外,肥胖、女性及關節曾受傷者的患病風險也相對較高。其中,女性因盤骨較大,膝蓋需要承受更大壓力,因此更容易患病。他還提到,關節痛會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困擾,部分患者甚至「坐著不動都會痛」。但由於中國男性向來較為硬朗,有些患者即使關節已經變形,也只會說「少少痛」,這也是為什麼女性出現負面情緒較多的原因之一。
袁智斌建議患者應盡早求診,同時增強身體機能,避免因運動姿勢不當而加重傷勢。他指出,控制體重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但不少人未能完全遵循相關指示,部分人甚至以「飲水都會肥」作為借口。陳飛也表示,在關節軟骨出現明顯退化前,適量的負重運動可以增加軟骨體積,而葡萄糖胺等營養補充品也有助於補充關節液。不過,部分產品質素參差不齊,其成效和副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呼籲市民在使用前先諮詢醫生意見。
53 歲的患者盧女士分享了她的經歷,她在 20 多年前生育後體重增至約 70 公斤,此後便經常出現膝痛症狀,「每行 3 步就要休息 1 步半」。她表示近年來情況愈發惡化,步行時會感到刺痛,不僅無法穿高跟鞋,還擔心會加重親友的負擔,因此只能減少外出社交或旅行。她曾嘗試服用止痛藥、貼膏藥貼等方法,但病情均未得到改善,目前期望在醫生的協助下減輕痛楚。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維柏健 – 健骨至尊 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囊 (500/400毫克) + D3 [特強配方] 300粒
Original price was: $298.00.$265.00Current price is: $265.00. 加入購物車 -
Sale!
Out of stock
Kirkland Signature – 葡萄糖胺 & 軟骨素 & MSM 500/400/400毫克 300粒
Original price was: $330.00.$258.00Current price is: $258.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