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有揉眼睛的習慣,尤其是剛睡醒時,很容易會不自覺地揉眼。但你可能不知道,眼角膜若經常被揉,隨時會出現變形,從而誘發具有致盲風險的錐形角膜。錐形角膜從發病到惡化可能長達數十年,其症狀與其他眼疾相似,容易被人忽視。醫生提醒,若近視或散光在短期內不斷加深,很可能是患病的徵兆,其中患有眼敏感、哮喘、濕疹等過敏症的人更是高危人群。
眼科專科醫生陳頌恩表示,錐形角膜的特徵是眼角膜中央向外凸出,呈現圓錐狀。患者會出現近視、散光、視力模糊、眩光、急性角膜水腫等症狀,病情嚴重者甚至會失明。亞洲人患上這種疾病的風險比白種人高出四倍。經常揉眼的人、患有眼敏感、哮喘、濕疹的人,以及有家族病史的人士,都更容易患上錐形角膜。該病從發病到病情惡化的過程可長達 10 至 20 年。
香港眼科醫學院及香港眼科學會在今年 8 至 11 月期間,對 103 名市民進行了關於錐形角膜認識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成的受訪者有經常揉眼的習慣,其中兩成人每小時揉眼次數達三次或以上,但超過一半的受訪者不知道揉眼可能會導致錐形角膜。26 歲的麥女士自小患有濕疹和眼敏感,近視達 600 度,散光 75 度。她每次游泳後都容易引發眼敏感,經常揉眼,平時取下隱形眼鏡時,甚至會用力把隱形眼鏡「揉」出來。
今年年初,麥女士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散光驟增至 175 度。她以為是看電子屏幕時間太長導致的,還計劃做激光矯視手術,沒想到術前檢查時發現患上了錐形角膜,需要進行角膜膠原交聯手術來改善病情。陳頌恩指出,一般來說,早期病情可以通過佩戴眼鏡或軟性隱形眼鏡來矯正,但晚期病情可能需要進行角膜移植。此外,也可以通過角膜膠原交聯手術阻止病情惡化,防止角膜進一步變形。
雖然錐形角膜難以察覺,但眼科專科醫生伍立祺表示,可以留意自己的散光是否在短時間內加深,看遠處景物時是否特別模糊不清,或者是否出現頭痛、暈眩、重影等情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散光在短期內加深,除了可能是由錐形角膜引起外,也可能是角膜老化或白內障導致的,因此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盡早求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