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若長期處於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或心情鬱結等狀態,有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出,在相關病症中,抑鬱與心臟病的關聯最為緊密。研究顯示,患上抑鬱會使中風風險上升近一倍;而已確診心臟病的患者,若再受情緒問題困擾,心臟病復發的風險更會增加兩倍。醫生解釋,情緒不佳不僅會影響生理機能,還會改變生活模式,有些人為了減壓而吸煙酗酒,反而會提高患上心血管病的機率。
情緒問題對心臟血管健康的影響可分為直接和間接兩方面。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心臟科專科醫生徐健霖表示,情緒波動會直接影響血管內壁功能,導致血管收縮、血小板異常或脂肪堆積,進而引發栓塞。另一方面,長期受情緒困擾會使人產生不良生活習慣,比如吸煙、酗酒、暴飲暴食,再加上因動力不足而減少運動量,長此以往,高血壓、膽固醇水平等危險因素便難以控制,容易誘發心血管病,且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徐健霖提到,心臟病存在復發的可能,不少曾發病的患者會因擔心再次復發而產生憂慮。他舉例說,有許多病人只要出現輕微肌肉疼痛、頭暈等症狀,就擔心是心臟病復發前來就醫,但經診斷後確定並非心臟病復發。他還表示,大約三分之二的中風病人會因病情影響,無法恢復正常生活或工作,從而產生情緒問題,這又會增加再次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徐健霖指出,患者每次發病,心臟肌肉和血管都會進一步受損,進而提高死亡風險。
心臟病與情緒病的症狀有時極為相似。徐健霖說,胸口疼痛既是心臟病的常見症狀,也是焦慮的症狀之一。醫生會觀察病人在運動和靜止時疼痛的差異,由典型心血管問題引起的胸口痛,會在運動期間體內供血需求增大時出現,此時若停止運動,疼痛便會減緩;若患者無論運動還是靜止時都有胸口疼痛的症狀,則更大可能是由情緒問題引起。醫生會進一步通過運動心電圖等檢查,觀察心血管狀態,以明確胸口痛的原因,從而對症下藥。
無論是否患有心臟病,專家都呼籲人們尋找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例如聽音樂、閱讀等。若曾發病或已確診心臟病的患者,就醫後可參與復康訓練或運動訓練,重新鍛煉體能。運動有助於調節壓力荷爾蒙,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作用且有益於整體健康。此外,飲食宜清淡,嚴格控制膽固醇攝入,確保充足睡眠,這些都是保持健康的方法。在遇到有爭議的問題時,要保持心平氣和,避免爭吵,以防牽動情緒,損害心血管健康。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維柏健 – 三倍強效 Omega-3 (900 毫克 EPA / DHA) 200粒超值加量裝
Original price was: $398.00.$268.00Current price is: $268.00. 加入購物車 -
Sale!
Out of stock
Kirkland Signature – Omega-3 超濃縮深海魚油丸 1300mg 330粒裝
Original price was: $350.00.$298.00Current price is: $298.00. 查看內容 -
Sale!
Out of stock
Swisse – Ultiboost 無腥味高濃度野生魚油 1500毫克 400粒
Original price was: $298.00.$220.00Current price is: $220.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