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運動與不良飲食習慣,是導致高膽固醇的兩大主要成因。疫情期間,許多人改為在家工作,叫外賣頻繁、運動量減少,也進一步助長了高膽固醇的風險。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的研究指出,超過六成半港人並不清楚自己的理想壞膽固醇水平,即使有些人知道,卻沒有付諸行動,結果增加了罹患高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此外,調查亦發現,逾八成本身已有高膽固醇的受訪者,對相關治療的認識仍然不足。
該研究由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進行,於2020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訪問了823名18歲或以上的港人。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了解缺乏運動(79.3%)、肥胖(74.4%)及攝取反式脂肪(64.5%)是導致高膽固醇的常見原因,也知道高膽固醇可能引發冠心病(79.5%)及中風(78.4%)等嚴重併發症。此外,大部分人也知道低鹽(92.5%)、低糖(90.8%)及低脂(82.7%)飲食有助於維持健康。
然而,調查同時發現,近半數受訪者(47.3%)不知道高膽固醇患者可能完全沒有明顯病徵,導致不少人因為自覺身體無恙而忽略檢查或就醫。另有超過三成半受訪者(36.9%)不清楚健康飲食應包含高纖維食物,僅約一半(50.2%)知道應避免攝取反式脂肪,顯示大眾對高膽固醇的認識仍有待提升。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義務秘書梁達智醫生指出,壞膽固醇水平每上升1mmol/L,患上冠心病的風險便會增加37%至42%,因此了解自己的理想壞膽固醇水平至關重要。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成年人應從20歲開始,每4至6年進行一次血液檢查,以掌握自身的膽固醇狀況。
調查發現,在18至59歲的受訪者中,有近三分之一(32.5%)從未檢查過膽固醇水平,更有超過六成半(65.7%)表示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壞膽固醇水平。事實上,每個人的理想壞膽固醇數值因應個人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以沒有冠心病病史且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為低的人士為例,其壞膽固醇水平建議控制在3.0mmol/L以下;而曾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如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等的高危人士,則屬於極高風險群組,建議將壞膽固醇水平控制於1.4mmol/L或以下,甚至需降至原來數值的一半或更低。
調查亦顯示,雖然逾七成受訪者(72.3%)知道口服藥物可用於治療高膽固醇,但僅約兩成(24.1%)了解皮下注射藥物同樣是有效治療選擇。即使是已患有高膽固醇的受訪者中,也有超過八成(83.2%)不清楚皮下注射藥物也屬於治療方案之一。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強調,藥物治療是控制高膽固醇的重要一環,但同時建議市民從日常生活入手,改善不良習慣,並採取「三低一高零反式」的飲食模式,即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及零反式脂肪,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維持心血管健康。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維柏健 – 三倍強效 Omega-3 (900 毫克 EPA / DHA) 200粒超值加量裝
Original price was: $398.00.$268.00Current price is: $268.00. 加入購物車 -
Sale!
Out of stock
Kirkland Signature – Omega-3 超濃縮深海魚油丸 1300mg 330粒裝
Original price was: $350.00.$298.00Current price is: $298.00. 查看內容 -
Sale!
Out of stock
Swisse – Ultiboost 無腥味高濃度野生魚油 1500毫克 400粒
Original price was: $298.00.$220.00Current price is: $220.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