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養生研究室:草藥學家暨營養師的藥用香料保健指南》是一本以科學角度切入香料養生的實用指南,由草藥學家暨營養師 Bevin Clare 撰寫,常常生活文創出版,責任編輯為江宏倫。本書精選十九種常見於家庭廚房的香料,從植物學特性、臨床研究到實際食譜應用,深入淺出地介紹這些香料如何幫助支持人體七大健康面向,包括提升免疫防禦力、促進消化功能、維持體液與腎臟健康、強化心臟與呼吸道功能、維護骨骼健康,以及提升專注力等。書中不僅分享藥用香料的保健潛力,更結合藥食同源理念,提供實用的調養方向,是重視自然療法與功能性飲食者的寶貴參考。
書中提到,幾乎所有香料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發炎作用,這種特性有助於提升身體對抗外界病菌的能力,進而支持免疫系統。此外,許多香料還具備抗菌、抗病毒或抗真菌功能,能幫助抵禦各類微生物的侵襲。對於免疫系統較弱或較敏感的人來說,適度攝取某些溫和的香草與香料,也能發揮調節與保護作用。透過日常飲食中的香料攝取,我們能自然地強化身體對抗感染與疾病的整體能力。
以下介紹四種常見香料及其對健康的具體好處:
大蒜(Allium sativum)在傳統醫學中一直被視為增強免疫力的重要食材,其抗菌與抗微生物特性已有大量文獻記載。研究顯示,大蒜能有效抑制十多種細菌生長,甚至能與部分抗生素產生協同效應,降低細菌產生抗藥性的可能性。有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指出,在冬季連續12週攝取大蒜補充品的實驗組,感冒發生率僅有對照組的37%,且對照組更容易在一年內多次感冒。大蒜中的活性成分也展現良好的抗發炎與免疫調節功能,有助於預防或改善肥胖、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胃潰瘍,甚至癌症等慢性病變。針對胃癌的主要致病菌——幽門螺旋桿菌,也有研究顯示大蒜具備一定的保護潛力。
辣椒(Capsicum spp.)家族中的各種辣椒,不僅能增添食物的風味,還富含抗氧化與抗發炎成分。其中常見的甜椒、卡宴辣椒與墨西哥辣椒(屬於Capsicum annuum品種)更被證實具有抗菌與抗真菌特性,能有效對抗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桿菌與白色念珠菌等多種常見病原菌,是厨房中天然的防護食材。
薑(Zingiber officinale)是歷久不衰的藥食兩用植物,其抗氧化、抗發炎、止嘔與抗突變功能已被廣泛研究。薑中的活性成分還能抑制多種癌症細胞生長,並誘導細胞凋亡。有臨床研究指出,薑對大腸直腸癌具有潛在的化學預防作用,能降低高風險患者體內COX-1發炎指標的表現,這種情況在一般健康人群中較不明顯,顯示其對特定族群可能具有更顯著的保護效果。
芥末(Brassica nigra)則是改善呼吸道健康的理想選擇,尤其適用於有痰液淤積或濕性支氣管問題者。它具有強效祛痰功能,能幫助清理呼吸道。芥末與其近緣的芸苔屬植物(如花椰菜、油菜等)一樣,富含具有抗發炎與抗癌作用的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s),並能透過內含酵素轉化為異硫氰酸鹽(isothiocyanates),此類物質能調節新陳代謝相關酵素,清除體內致癌物質,進一步發揮保護作用。
有趣的是,芥末還被發現具有輕微的「攝食產熱效應」(DIT),也就是進食後能稍微提升身體的能量消耗,有潛力成為輔助減重的天然選擇。一項臨床試驗比較芥末、薑、辣根與黑胡椒對能量代謝的影響,發現攝取含芥末餐點的受試者,在餐後四小時內的能量消耗略高於對照組,雖然增幅不大,但仍顯示出定期食用芥末可能對維持體重有幫助。另一項研究也發現,食用添加黃芥末糠的馬鈴薯湯後,受試者的餐後血糖明顯較低,飽足感也有提升,顯示芥末對穩定血糖與調節食慾也有正面影響。
總結來說,這本《香料養生研究室》不僅讓讀者重新認識每日料理中常見的香料,更揭示它們在健康促進上的多元潛力。從大蒜的抗菌力、辣椒的抗氧化特性,到薑的消化保護與芥末的呼吸道保健,這些藥用香料都是自然養生的寶藏,能夠融入日常飲食,為身體提供全方位的呵護,是追求健康生活者的實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