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是一條漫長且需要恆心的路程,許多人在追尋理想體態的過程中,難免因為體重計上的數字起伏而影響情緒。然而,體重其實並非評估減重成效的唯一指標,特別是對於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體重上升有可能是因為肌肉量增加,而非脂肪堆積。因此,專家建議,比起只看體重,觀察「腰圍」的變化更能準確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態。
為何腰圍比體重更重要?
近年來的研究指出,「腹部肥胖」通常是內臟脂肪過多的表現,這些脂肪囤積在腹腔內臟周圍,會大幅提升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而代謝症候群正是中風、心臟病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子之一。根據統計,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人,其罹患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至4倍。
代謝症候群的評估指標包括:血壓偏高、腰圍過粗、空腹血糖偏高、三酸甘油酯過高,以及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偏低。其中,「腰圍」是一項簡單又容易自我檢測的指標,能直觀反映內臟脂肪的多寡。
成大醫院家醫部吳至行醫師指出,男性腰圍應控制在90公分以下,女性則應在80公分以內。他進一步說明,「腰圍越粗,血壓超標的比例也越高,當腰圍超過標準值時,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干擾身體的正常代謝功能,進而導致血壓失控。」因此,即使體重在正常範圍內,若腰圍超標,仍代表體內脂肪比例偏高,需要特別留意。
營養師推薦6種低卡點心,有飽足感又能舒緩壓力
減肥過程中,飲食控制是關鍵,俗話說「三分靠運動,七分靠飲食」。然而,當人處於焦慮、壓力大或情緒低落時,往往會忍不住想吃點心,甚至以進食來舒緩情緒,導致所謂的「壓力胖」。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推薦6種低卡又健康的零食,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有助於穩定情緒,避免因情緒性進食而破壞減重計畫。
- 毛豆
冷凍毛豆仁每100克僅約135大卡,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膳食纖維,也含有色胺酸,有助於生成能安定神經的GABA神經傳導物質,能抑制中樞神經過度興奮,達到放鬆與舒緩緊張的效果。若將毛豆當作零食,建議一天攝取50克,可作為部分蛋白質來源的替代。
- 深綠色蔬菜
如菠菜、芥菜、韭菜等,不僅富含膳食纖維,還含有能安定神經的維生素B群,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減輕壓力並穩定情緒。
- 未完全成熟的香蕉
未熟的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果寡糖,有助於促進腸道健康與順暢排便。此外,香蕉也富含色胺酸與維生素B6,能幫助放鬆神經。但需注意的是,香蕉屬於中升糖指數水果,隨著成熟度提高(表皮出現黑斑),升糖指數也會上升,容易導致血糖快速波動,進而刺激食慾。因此,減重者應避免食用過熟的香蕉,一天建議攝取2根小型未熟香蕉,並分次食用。
- 奇異果
每100克奇異果約56大卡,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E、鈣與鎂等多種營養素,有助於腸胃蠕動與神經放鬆。其中的維生素C與E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能幫助改善減重期間可能出現的肌膚問題。
- 黑巧克力
建議選擇可可含量70%至90%的無糖黑巧克力,富含多酚類抗氧化物,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與活化腦部細胞。此外,黑巧克力還含有鎂、鉀、維生素C及可可鹼,具有穩定情緒與抗憂鬱的作用,其中可可鹼還能提振精神、舒緩壓力。
- 燕麥
燕麥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β-葡聚糖,其纖維含量是白米的12至15倍,有助於腸道健康與增加飽足感。燕麥中的麩醯胺酸還能促進GABA生成,幫助放鬆神經。此外,燕麥纖維在胃中會吸水膨脹,延長胃排空時間,進一步抑制飢餓感。但需注意的是,燕麥的熱量並不低,100克即食燕麥片約406大卡,建議選擇無糖產品,並以兩碗燕麥粥取代一碗白飯的份量,有助於控制熱量攝取。
在減肥的過程中,不應只以體重數字作為唯一評估標準,腰圍的變化、體脂分布、精神狀態與飲食習慣,都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透過觀察腰圍,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內臟脂肪的累積情形,進而評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選擇正確的零食,也能在控制熱量的同時,滿足口腹之慾,並有助於情緒穩定,避免因壓力而導致暴飲暴食。
減重是一場與自己身體對話的過程,保持耐心、選對方法,才能在健康的前提下,逐步邁向理想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