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常見症狀,可能由傷風感冒或睡眠不足引起,通常休息後就能緩解。但偏頭痛卻是一種更複雜的慢性疾病,需要特別關注。你是否了解偏頭痛?是否正受其困擾?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種常見但常被誤解的疾病。
偏頭痛是一種由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變化引起的疾病,會影響大腦神經連接,導致多種症狀同時出現。數據顯示,亞洲地區女性偏頭痛患者比例明顯高於男性,約佔11%至14%,而男性患者僅為3%至7%。患者多為年輕成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特別是進入中年後,症狀通常會有所改善。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鄭嘉怡指出,偏頭痛可分為三類:最常見的「無預兆偏頭痛」、約有20%患者經歷的「預兆性偏頭痛」,以及「有預兆無頭痛」(又稱沉默型偏頭痛)。這三種類型中,以無預兆偏頭痛最为普遍。
偏頭痛的確切成因至今仍未完全明確,但研究顯示多種因素可能誘發發作。遺傳因素是一個重要誘因,約有60%患者有家族病史。荷爾蒙變化也是關鍵因素,特別是女性在經期、排卵期或服用避孕藥期間,雌激素水平波動會增加發作風險。這也是為什麼女性患者比例明顯高於男性,且更年期後症狀通常會減輕。
日常生活中的多種因素都可能觸發偏頭痛發作。精神壓力過大、睡眠不足、時差反應、輪班工作或過度劇烈運動都是常見誘因。環境因素如空間狹窄或強烈燈光刺激也可能引發症狀。飲食方面,不規律進食、脫水、酒精攝入,以及食用巧克力、芝士或醃製食品等都可能成為誘因。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患者的誘發因素可能差異很大,沒有任何一種誘因適用於所有患者。因此,鄭醫生建議經常受偏頭痛困擾的患者建立「頭痛日記」,詳細記錄每次發作的次數、持續時間、與月經周期的關聯,以及發作前的飲食情況。這樣有助於找出個人特定的誘因模式,從而採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通過了解偏頭痛的特點和誘因,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這種慢性疾病。記錄頭痛日記不僅有助於找出個人誘因,也能為醫生提供診斷參考,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對於頻繁發作的患者,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建議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