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在患上心臟病的風險上存在顯著差異,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更容易出現腹部脂肪堆積的情況。近期國外一項研究表明,女性體重達到標準並不意味著身體健康,還需關注體形比例,因為呈現中央肥胖的蘋果身形女性,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下肢肥胖的梨形身形女性高出 3 倍。香港的心臟科專科醫生提醒,女性應注意管理腹部囤積的脂肪,多進行帶氧運動,減少攝入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像蛋糕、曲奇和麵包等都在此列。
這項發表於《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對 2000 多名停經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展開了分析。這些女性在研究初期並未患有心血管疾病,且體重指數(BMI)處於歐美的正常範圍(18.5 至 25)。經過長達 18 年的跟蹤調查,其中有近 300 人最終確診心血管疾病。研究結果顯示,患病風險與她們的體形密切相關,腹部脂肪較多的中央肥胖女性,患病風險比臀部及大腿脂肪較多的下肢肥胖女性高出 3 倍。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陳穎思指出,上述研究發現停經女性即便體重正常,身體脂肪的分布情況也會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產生不同影響。腹部肥胖多屬於內臟脂肪,會影響胰島素分泌,使人更易患上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停經後的女性之所以容易出現中央肥胖,可能與荷爾蒙分泌變化有關。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於男性,除了更年期的影響,曾經出現妊娠高血壓的婦女,老年後患上高血壓的機會也相對較大。
陳穎思表示,除了遺傳基因因素,飲食、運動量和生活壓力都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要預防形成蘋果身形,需從調整生活習慣入手。她建議女性多參加帶氧運動,比如跑步、游泳,或者間歇性強度運動,這些運動都有助於燃燒腹部脂肪。她還建議每星期運動 5 天,每次運動至少 30 分鐘,同時要避免長時間久坐。
至於瑜伽這種相對靜態的運動,雖然難以達到消脂的效果,但陳穎思提到,瑜伽有助於放鬆身體、緩解壓力,降低皮質醇水平,同樣能幫助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飲食方面,她提醒女性應減少食用精製食物,例如白麵包、白米、白糖和白麵條等。這些食物的升糖指數通常較高,容易使人再次產生飢餓感。相反,低升糖食物如部分通心粉、麥片,以及蘋果、西柚等水果,能夠延長飽腹感,減少想吃東西的慾望,還能更好地穩定胰島素水平。垃圾食物不僅含油量高,反式脂肪含量也很高,容易導致肥胖,應盡量少吃。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Sale!
Out of stock
-
Unichi – Teddi Lab® 生髮育髮小熊軟糖 升級版 海鹽青提味 60粒
Original price was: $170.00.$125.00Current price is: $125.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