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蛋白粉,多數人先想到乳清蛋白與大豆蛋白 —— 前者從牛乳中提煉純化,後者源自黃豆加工;但你是否聽過「大米蛋白」?這種蛋白粉是以我們日常主食「稻米」為原料,透過酵素水解法提煉純化而成,打破了人們對稻米僅作為醣類來源的傳統認知。
牛乳與黃豆是飲食中常見的蛋白質來源,也是健身族群關注的營養補充食材,從中提煉蛋白質可謂理所當然。而稻米作為全榖雜糧類食物,主要功能是提供膳食中的醣份,是餐桌上常見的白飯來源。事實上,稻米不僅能煮熟後搭配菜肉食用,還能提煉出品質優良的蛋白粉,為蛋白質攝取增添新途徑。
從營養成分來看,稻米中約 80% 至 90% 是澱粉,是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除此之外,稻米還富含脂溶性維生素 E、不飽和脂肪酸、水溶性維生素 B 群、膳食纖維及多種礦物質,營養價值相當全面。值得注意的是,稻米的蛋白質含量約佔 5% 至 8%,高於一般乳品(乳品中水分約佔 85%,蛋白質僅約 3.5%)。若以「蛋白質效率(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評判,稻米的 PER 分數約為 2.3,達到 PER 分數大於 2.0 的「優良蛋白質」標準,可見其蛋白質品質頗佳。
評估蛋白質完整性時,需檢視其所含 9 種人體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是否充足。其中,乳清蛋白的 EAA 含量約為 47%,且 9 種必需胺基酸均十分足量;大豆蛋白與大米蛋白的 EAA 含量相近,約為 37%,兩者各有一種必需胺基酸略顯不足,這類胺基酸被稱為「限制胺基酸」。具體來說,大豆蛋白的限制胺基酸是甲硫胺酸(Methionine),大米蛋白的限制胺基酸則是離胺酸(Lysine),但兩者缺乏的數量極少,透過搭配其他食物即可輕鬆補足。
對於健身或需額外補充營養的族群而言,支鏈胺基酸(BCAA)含量是關注重點。數據顯示,乳清蛋白的 BCAA 含量約為 21%,大豆蛋白約 17%,大米蛋白則為 18%,三者含量差異不大。2013 年發表於《Nutrition Journal》的一項研究進一步指出,在進行阻力訓練後,補充植物性大米蛋白與動物性乳清蛋白,均能有效幫助肌肉建構與修復,兩者在改善身體組成、提升運動表現方面的效果並無顯著差異。這意味著大米蛋白可成為健身族群的新選擇,尤其相比乳清蛋白與大豆蛋白,大米蛋白具有「低過敏性」優勢,且不含乳醣,對於有過敏問題、乳糖不耐受或素食族群來說,是更合適的蛋白質補充來源。
在應用場景上,大米蛋白的用途相當廣泛。它可直接作為營養補充品,沖泡飲用或加入豆漿中;目前也被添加到多種食品中,如麵包、餅乾、穀物沖泡包、植物雙蛋白飲、速食粥、米稀及麵條等,幫助人們在日常飲食中輕鬆增加優良蛋白質攝取。
近年來,隨著加工萃取技術的進步,業界開始從大米蛋白中提煉具有功能性的胜肽鏈。多項細胞與動物實驗顯示,這類胜肽鏈具有降血壓、抗發炎等潛在功效。未來,大米蛋白在生物醫療領域有望進一步發展,不僅可能開發成保健機能性食品,甚至有潛力製成醫療製劑。此外,選擇植物性來源的大米蛋白,還能助力減少碳排放量,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G-NiiB – Immunity Pro 免疫專業配方 28包
Original price was: $598.00.$498.00Current price is: $498.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