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將臨,許多家庭與民眾都會依照傳統習俗品嚐粽子,享受節慶氣氛。然而,中醫師提醒,由於粽子多以糯米製成,屬於油膩、黏滯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對於腸胃功能較弱者而言,不宜過量食用。此外,吃完粽子後若立刻攝取冰冷飲品或生冷水果,如冰啤酒、冰飲、冰淇淋,或是西瓜、哈密瓜等,容易刺激腸胃,導致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甚至引發急性胃腸炎等不適症狀。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楊茲甯指出,粽子的主要材料包括糯米、滷肉、鹹蛋黃等,這些食材普遍油膩且黏性高,對於腸胃的消化負擔較大。她以熬粥為比喻,如果在煮粥的過程中不斷加入冷水或冰塊,不僅會延長煮粥的時間,還會讓粥難以煮至軟爛。同樣道理,剛吃完熱騰騰的粽子後,若接著食用冰冷食物,會干擾胃部的正常運作,使糯米等油膩食材更容易凝固,不易被消化,進而滯留於胃中,導致腹脹不適,甚至可能引發胃食道逆流等問題。
針對節日期間常見的腸胃不適,楊茲甯醫師建議,可以透過按摩特定穴位來幫助舒緩不適症狀。例如「內關穴」,位於前臂掌側中線,兩筋之間,距離手腕橫紋約三橫指(約食指、中指與無名指的寬度)上方,此穴位有助於改善因胃氣上逆引起的症狀,如心悸、胸悶、胃食道逆流導致的灼熱感(俗稱「火燒心」),以及胃脹氣等情況。另一個推薦的穴位是「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前外側,外側膝蓋下方約四橫指(約食指、中指、無名指與小指的寬度)處,屬於胃經的合穴,經常按壓有助於促進消化、舒緩脹氣與食積等問題。
除了穴位按摩,醫師也建議在享用粽子時,可搭配一些溫熱的茶飲,有助於解膩與促進腸胃蠕動。例如洛神花茶、山楂陳皮茶,以及玫瑰花荷葉茶,這些茶飲普遍具有去油、幫助消化與舒緩腸胃不適的作用。此外,由於粽子本身富含澱粉、蛋白質與油脂,但纖維質與維生素含量相對不足,因此在食用粽子時,應注意飲食的均衡搭配,建議一併攝取當季新鮮蔬果,例如可以準備一盤簡單的燙青菜,或者選擇富含酵素的常溫水果,如奇異果、蘋果、鳳梨、木瓜等,有助於促進腸胃消化與營養吸收。同時,應盡量避免攝取如西瓜、哈密瓜等性質偏涼、容易刺激腸胃的水果,以減少節慶飲食帶來的負擔,讓端午節既能享受美味,也能兼顧健康。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Sale!
Out of stock
-
G-NiiB – Immunity Pro 免疫專業配方 28包
Original price was: $598.00.$498.00Current price is: $498.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