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感冒來襲,喉嚨痛、咳嗽、發燒等不適症狀便讓人十分難受。除了尋求醫師診治與服用藥物之外,坊間也流傳著不少關於「感冒飲食禁忌」的說法,例如「感冒不能喝牛奶,否則會生痰」、「發燒時不能吃雞蛋,因為會讓體溫更高」等等。這些說法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這些觀念是否有科學根據?
感冒時可以喝牛奶嗎?
其中一個常見的疑問是:感冒鼻塞時到底能不能喝牛奶?網路或民間流傳,認為牛奶、乳酪、冰淇淋等乳製品會刺激呼吸道,導致痰液或鼻涕變多、變黏,甚至可能加重鼻塞或引發發炎反應,因此建議感冒期間應減少攝取乳製品。
這類說法其實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不僅在部分中醫古籍中曾提及,連12世紀的知名醫師摩斯·梅蒙尼德(Moses Maimonides)也有類似的觀察。甚至到了2004年,仍有高達58%的受訪者相信牛奶會讓痰變多、鼻涕變濃。
人體鼻腔與呼吸道本來就會分泌粘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鼻涕與痰液,它們能夠保護呼吸道的黏膜,防止外界刺激與病菌入侵。然而,當感冒時,這些分泌物一旦過多,就容易讓人感到不適,出現鼻塞、喉嚨卡痰等困擾,因此許多人將這些症狀歸咎於喝了牛奶。
但事實上,根據《BBC》曾報導的一項研究,南澳某醫院的研究團隊曾讓受試者感染普通感冒病毒,並讓他們攝取牛奶,結果發現,那些原本就相信牛奶會增加痰液的人,雖然自訴痰變多、變黏,但實際測量下,他們的鼻涕與痰液分泌量與不相信此說法的人相比並無差異。
這項實驗結果顯示,喝牛奶與鼻涕或痰液的分泌量增加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目前也沒有確切的科學證據證明,乳製品會讓感冒患者的痰或鼻涕變得更嚴重。因此,感冒時若想喝牛奶,不必過度擔心,只要不會引起個人明顯不適,適量飲用是可以的,也不會讓病情惡化。
感冒發燒時可以吃雞蛋嗎?
另一個常見的飲食迷思,是關於感冒發燒時能不能吃雞蛋。有人認為,發燒時身體已經處於高溫狀態,若再攝取雞蛋這類高熱量食物,會讓體內熱能增加,但因散熱困難,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因此建議發燒時避免食用雞蛋。
然而,醫師指出,人在進食後,體溫本來就會有輕微上升,這是因為食物在體內進行消化與代謝的過程中,會釋放一定的熱量,屬於正常生理現象。這種因進食引起的體溫上升幅度極小,對身體幾乎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即使是感冒發燒期間,吃1到2顆雞蛋通常也不會有問題。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營養,有助於補充體力與提升免疫力。部分中醫師也認為,發燒時人體抵抗力下降,營養流失快,適度攝取高蛋白食物如雞蛋,有助於身體修復與康復。
不過,若本身在感冒期間出現腸胃不適、胃口差或消化不良的情況,建議避免攝取油炸或煎煮過久的雞蛋,因為這類烹調方式的雞蛋較難消化,可能加重胃部負擔。此時,建議選擇水煮蛋、蒸蛋等較清淡的烹調方式,並視個人腸胃狀況斟酌食用量。
綜合來看,感冒時是否能喝牛奶或吃雞蛋,其實並沒有絕對的禁忌。喝牛奶不會直接導致痰液或鼻涕增加,而吃雞蛋也不會讓發燒更嚴重,重點在於個人的體質與當下的身體狀況。
若本身沒有對乳製品或雞蛋產生明顯不適,適度攝取這些食物,不僅不會加重病情,還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營養,有助於恢復健康。當然,若感冒期間出現腸胃不適、痰多咳嗽等症狀,則可依個人情況調整飲食內容,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佳。
最重要的是,當身體不適時,除了注意飲食,也要多休息、補充水分,必要時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才能更快遠離感冒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