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許多部位,如臉部、手部及腳部等,都有機會出現發炎情況,並引發紅腫、疼痛等症狀。然而,不少市民可能不知道,血管同樣會發炎,而且近年醫學研究發現,血管發炎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更是導致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膽固醇容易導致血管內形成粥樣斑塊,造成血管阻塞。但除了膽固醇問題,血管發炎也會促使斑塊積聚。現今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血管的慢性炎症有關。當粥樣斑塊堆積在血管內,一旦造成血液供應不足,便可能引發冠心病。其中,不穩定斑塊是一種較危險的類型,其外層由纖維膜包裹脂肪組織,若這層纖維膜因發炎而嚴重受損甚至破裂,就會導致脂肪外流,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進而引發急性心肌梗塞。隨著斑塊炎症加劇,不穩定斑塊的比例也會上升,血管發炎的風險隨之提高,突發心臟病的機會自然增加。
目前,醫學界可透過驗血檢查「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來評估身體的炎症狀況。一般來說,hs-CRP指數低於1mg/L屬於低風險,超過3mg/L則為高風險。若指數偏高,代表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也相對提高,因此建議市民在進行常規健康檢查時,除了留意膽固醇、血糖及血壓等指標,也可考慮一併檢查hs-CRP水平。需注意的是,身體出現一般炎症,如暗瘡、感冒等,也可能導致CRP指數短暫上升,但這類情況多屬暫時性。然而,若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例如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銀屑病或紅斑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則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新型冠狀病毒也被發現能引發嚴重炎症反應,導致血管急性發炎,進而提高心臟病的發病機會。
要預防血管發炎,維持健康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是最有效的方法。建議採取「三低一高」的飲食模式,即低鹽、低糖、低脂及高纖維,並可適量攝取奧米加三脂肪酸,有助於減低身體炎症。此外,保持充足睡眠、恆常運動、學習舒緩壓力及減少焦慮情緒,也有助預防血管發炎。研究亦發現,他汀類藥物除了能降低膽固醇,還具有抗炎作用,可減少身體的炎症指數。因此,即使部分患者的膽固醇水平未算偏高,但若炎症指數較高且有心血管疾病風險,醫生也可能建議服用此類藥物,以控制炎症並預防心臟病。對於膽固醇處於警戒值範圍,心血管疾病風險屬中等的人士,也可考慮進行炎症指數檢查,以評估是否需要用藥控制,進一步降低病發機會。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維柏健 – 三倍強效 Omega-3 (900 毫克 EPA / DHA) 200粒超值加量裝
Original price was: $398.00.$268.00Current price is: $268.00. 加入購物車 -
Sale!
Out of stock
Kirkland Signature – Omega-3 超濃縮深海魚油丸 1300mg 330粒裝
Original price was: $350.00.$298.00Current price is: $298.00. 查看內容 -
Sale!
Out of stock
Swisse – Ultiboost 無腥味高濃度野生魚油 1500毫克 400粒
Original price was: $298.00.$220.00Current price is: $220.00. 加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