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黃斑病變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與青光眼、白內障並列,但公眾認知度相對較低。此疾病好發於 65 歲至 85 歲長者,其中 75 至 85 歲患者佔比高達三成,年齡介於 65 至 75 歲的患者則約佔一成。老年黃斑病變分為乾性與濕性兩種,濕性黃斑病變若未及時治療,視力可能在兩年內急劇惡化,因此長者應提高警覺。
眼科專科醫生指出,許多人往往輕忽老年黃斑病變的嚴重性。此病的成因複雜,與遺傳因素、飲食習慣等息息相關。黃斑病變會影響中央視力,隨著年齡增長,視力逐漸退化。自由基的傷害導致黃斑區視網膜病變,患者的中央視力會變得模糊,甚至出現直線變曲線的現象。乾性與濕性黃斑病變的患者比例約為九比一。目前乾性黃斑病變尚無根治方法,主要以定期監測,預防惡化為主。
濕性黃斑病變患者則可能出現出血、結疤和滲漏等嚴重情況。治療濕性黃斑病變的黃金時間為三個月內,需透過眼球注射藥物抑制病變,每月一次,至少需注射三次。若延誤治療,視力可能在兩年內大幅衰退。有些患者在病情惡化後接受視力檢查,原本能清楚看見檢測表較低的行數(視力較佳),卻只能看清四行以上的字體。
當老年黃斑病變發展至晚期,形成結痂時,藥物注射便無效了,此時只能依靠輔助工具來協助患者視物。目前市面上低視力眼鏡的選擇有限,國外有一些新型低視力眼鏡,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感知調整眼鏡,並調節亮度、對比度等,患者也能自行放大或縮小影像。然而,視力一旦退化便無法恢復,因此及早預防和保護眼睛至關重要,長者更應每年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坊間流傳藍莓、紅蘿蔔、深海魚等食物有助護眼。醫生表示,三文魚富含 Omega-3 脂肪酸,蔬果也含有維生素,這些營養素有助於預防視力惡化。至於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劑,醫生建議如有需要,可選擇特定的維生素產品,或先諮詢醫生意見。此外,平時多攝取綠葉蔬菜、多喝水,避免高脂肪食物及戒菸,也有助降低罹患老年黃斑病變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