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店買滿$300順豐免運費,新客戶購買正價保健品滿$350,輸入NEW10即可享有9折優惠!
Search
燕麥片做正餐可以減肥嗎?

燕麥片做正餐可以減肥嗎?

自從燕麥片被科學證實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後,「吃燕麥顧健康、吃燕麥助減肥」的觀念迅速風行,不僅許多食品紛紛強調添加燕麥的養生屬性,更有民眾將燕麥視為正餐每日食用。然而,燕麥片是否真能幫助減肥?每日適宜攝取的分量又該如何拿捏?事實上,多數人對這些問題並未特別留意,往往存在認知與食用上的誤區。
首先需厘清的是,燕麥片與市面上常見的麥片並非同一種食物。燕麥片是以燕麥為唯一原料製成的片狀食品,經過預先煮熟、烘烤與軟化處理,只需用熱水沖泡或短時間烹煮即可食用;而麥片雖同樣經過穀物煮熟烘烤的工序,卻是由多種穀物混合製成,不同品牌的成分比例各有差異,大致包含大麥、小麥、燕麥、玉米片等原料,成分相對複雜。
目前已有明確研究證實,僅有燕麥片具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無論是總膽固醇含量還是對心血管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膽固醇,都能透過食用燕麥片得到改善。這一功效的關鍵在於燕麥片中含有的 β- 葡聚醣 ——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的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 3 公克的 β- 葡聚醣即可有效發揮降膽固醇作用,這一劑量大約相當於 1 碗煮熟燕麥(需使用約 60 公克乾燕麥片製作)的含量。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指的「健康燕麥」,必須是純天然、無額外添加物的燕麥片,這類產品才能算是優質的澱粉來源。市面上常見的單包沖泡式「麥片」或標榜「燕麥片」的產品,多半添加了玉米澱粉、麥芽糊精等變性澱粉,這類成分屬於快速消化型澱粉,進入人體後約 20 分鐘就能轉化為葡萄糖,不僅容易轉化為脂肪儲存體內,更無法達到減肥的預期效果。
針對「吃燕麥片易有飽足感,是否就能幫助減肥」的疑問,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尤偉銘解釋,雖然部分小包裝麥片確實屬於天然無添加的類型,但消費者可透過簡單方法辨別:天然麥片所含的膳食纖維在接觸熱水後會呈現黏稠質地,口感略顯粗糙且味道清淡;若食用時感受到明顯香甜味,且質地不黏稠,則很可能是產品中添加了糖、香料或麥芽糊精等成分,這類產品反而可能增加脂肪儲存的風險。
除了降膽固醇的功效,也有說法認為食用燕麥片會提高三酸甘油脂比例,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此尤偉銘澄清,真正導致三酸甘油脂升高的關鍵在於「澱粉攝取過量」。燕麥片雖隸屬五穀雜糧範疇,且富含膳食纖維,但本質上仍屬於澱粉類食物,其提供的澱粉熱量高達白飯的 2/3,過量食用同樣會造成熱量超標。
尤偉銘進一步指出,儘管燕麥中的膳食纖維能帶來一定的飽足感,但減肥的核心始終在於熱量控制,而非單靠食用某種食物就能自然瘦身。此外,與蛋白質等食物相比,燕麥帶來的飽足感持續時間較短,容易讓人在短時間內再次感到飢餓,若不慎增加食用量,反而會攝取過多熱量。因此,食用燕麥片時應避免再額外攝取其他澱粉與糖類,可將其作為主食的替代品,同時搭配蛋白質與蔬菜,確保營養均衡。
值得注意的是,膳食纖維雖能幫助清除腸道廢物,但攝取過量也會帶來副作用 —— 它可能吸附體內的礦物質與維生素,導致這些營養素隨糞便排出體外。長期如此容易造成鈣、鎂、鐵等元素流失,進而引發缺鐵性貧血、骨質流失、肌肉流失、身體疲勞等問題。對此,國健署建議,成年男性每日膳食纖維攝取量應控制在 35 公克,女性為 27 公克,這一標準大致對應 1 至 2 碗燕麥片的量,民眾可將其替換 1 至 2 餐的主食,但切勿過量食用。
那麼,若想透過燕麥片達到減肥與健康的雙重目標,正確的食用方式該如何規劃?首先,可選擇 1 至 2 餐將主食替換為燕麥片,同時搭配豆漿、水煮蛋、水煮雞胸肉、毛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與此同時,需注意增加水分攝取,避免因膳食纖維缺乏水分潤滑而刮傷腸胃道,或引發腹脹不適。從時間點來看,建議在早餐時段食用燕麥片,有助促進腸胃蠕動,幫助規律排便。
此外,特定族群在食用燕麥片時需更加謹慎:腸道敏感、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不宜大量食用,建議搭配其他蔬菜、菇類等食材,透過多樣化來攝取不同類型的膳食纖維,避免對腸胃道造成過度刺激;若已出現缺鐵性貧血、骨質流失、肌肉流失等礦物質缺乏症狀,或患有麩質過敏症,則建議優先透過其他途徑補充營養,儘量避免食用燕麥片或麥片,以免加重不適症狀;至於慢性腎衰竭患者,由於其代謝磷元素的能力較弱,而燕麥片與麥片通常含磷量較高,因此也建議避免食用。
gogoherbs
Author: gogoherbs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ps Shoes Jordan 4 Reps Sneaker Reps Reps Shoes Reps Shoes Reps Jordan
My Re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