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網民發現,經常在廚房煮飯炒菜後,面色似乎愈來愈暗黃,擔心長此以往會變成俗稱的「黃面婆」。究竟這種情況是真是假?東網特別訪問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為大家解構廚房油煙對皮膚的影響及相關護理方法。
陳厚毅醫生解釋,所謂「黃面婆」,並非指整張臉都明顯變黃,而是長期接觸油煙會對皮膚質素造成一定傷害,使肌膚看起來較為暗啞、衰老。他指出,油煙會刺激皮膚,若再加上長時間佩戴口罩,容易導致油脂分泌過多,加劇暗瘡問題。此外,油煙中的有害物質還可能滲透至皮膚的真皮層,影響膠原蛋白的結構,加速皮膚老化,甚至形成皺紋。
雖然油煙對皮膚的傷害不容忽視,但陳醫生強調,只要及早改善生活習慣與加強護膚,皮膚狀況仍有機會好轉。他建議,如果發現膚色變差與煮食有關,應盡早採取行動,做好日常護膚,越早改善效果越好。他解釋,皮膚問題若拖至後期才處理,治療難度自然會增加,因此日常自我護理相當重要。
在煮食環境方面,陳醫生建議盡量開啟抽油煙機,減少油煙在廚房內積聚,從而降低對皮膚的影響。此外,若情況許可,可考慮改用電磁爐代替明火煮食,進一步減少油煙產生。
如果已經出現面色暗黃的情況,也無需過度擔心。陳醫生建議,日常應注重清潔,選擇合適的護膚產品,例如含有維他命C和E的護膚品,有助改善膚色,讓肌膚回復光澤。另外,白天外出時務必塗上防曬產品,以防紫外線進一步傷害皮膚。在飲食方面,多攝取水果及蔬菜,也有助提升皮膚的健康與亮度。
除了面部膚色問題,不少家庭主婦還面臨手部皮膚困擾。陳醫生指出,近期因「主婦手」問題求診的人數有上升趨勢。「主婦手」其實是指手部濕疹,常見症狀包括皮膚發炎、紅腫、痕癢,甚至出現流膿或滲水情況。他解釋,這主要是因為長時間煮食、頻繁接觸洗潔精清潔碗碟,再加上經常使用酒精搓手液,導致手部皮膚的保護膜受損,令皮膚變得乾燥、敏感及易受刺激。
陳醫生提醒,家庭主婦在洗碗或清潔時,應盡量戴上手套,減少直接接觸清潔用品。每次清潔完畢後,建議塗上適量的潤膚霜,幫助修復皮膚屏障,預防濕疹惡化。透過改善生活習慣與加強保護措施,能有效預防及舒緩因煮食引起的皮膚問題,讓家庭主婦也能擁有健康肌膚。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Sale!
Out of stock
-
Sale!
Out of stock
-
Sale!
Out of stock
Unichi – Teddi Lab® 生髮育髮小熊軟糖 升級版 海鹽青提味 60粒
Original price was: $170.00.$125.00Current price is: $125.00. 查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