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局調查,台灣成人罹患高血壓人口已超過400 萬,成為最常見疾病,但只有二到三成的人在經過診斷治療後,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
高血壓容易併發心臟病、心肌梗塞、腦中風,是一般民眾比較了解的常識,但高血壓與慢性腎臟病的關係卻常被忽略,事實上:
大多數病人診斷出原發性高血壓時,已經有第一期或是第二期的慢性腎臟病。
在開始接受高血壓治療前,高達40%的病人已經有蛋白尿問題。
在罹患高血壓約10 ∼ 15 年後,有一到二成的病人血液中肌酸酐數值上升。其中2 ∼ 5%進展成為末期腎臟病。
因為血壓高會增加腎絲球壓力,細小動脈硬化、腎絲球微血管內皮損傷及蛋白尿,終致腎絲球硬化。腎絲球硬化本身即可使腎小管血液循環減少,加上蛋白尿對腎小管的直接毒性作用,進而導致腎小管萎縮和腎間質纖維化,間質發炎,惡性循環下,腎功能走下坡。
相關文章:
相關產品:
-
銷售!
缺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