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經常出現眼睛疲勞、乾澀或過敏等情況,不少人會選擇自行購買眼藥水來舒緩不適,但其實選購眼藥水大有學問,無論是種類、成分還是有效期限,都必須特別留意。今期由眼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講解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眼藥水,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
市民自行購買眼藥水使用的情況非常普遍,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陳頌恩表示,一般能在市面藥房購買的眼藥水多屬非處方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抗敏感眼藥水及潤眼用途的眼藥水,後者也常被稱為人工淚水。至於含有類固醇、抗生素或針對特定眼疾所使用的藥水,則必須由醫生處方才能使用。
抗敏感眼藥水的常見成分包括抗組織胺藥(Antihistamine)、肥大細胞穩定劑(Mast Cell Stabilizers)及血管收縮劑,主要用來舒緩眼睛過敏引發的不適,例如痕癢、紅腫、流眼水等,也能幫助收縮眼部血管,減輕紅筋問題。而潤眼或人工淚水則以滋潤和補充眼睛水分為主,常見成分包括透明質酸,但一般不具藥理療效。
陳頌恩醫生提醒,市面上不少眼藥水含有防腐劑,其用途是防止細菌污染。雖然防腐劑對眼睛健康不會立即造成明顯影響,但如果長期頻繁使用,防腐劑可能逐漸累積,進而對眼角膜造成損傷。
因此,他建議市民盡量選擇不含防腐劑的眼藥水,這類產品通常以獨立小包裝形式出售,建議每日使用一支新包裝。目前部分不含防腐劑的眼藥水瓶身設有特殊濾膜設計,能阻隔細菌進入,但這類產品一般也建議在開封後三個月內使用完畢。
此外,不論是否含防腐劑,所有眼藥水都應在開封後一個月內用完,即使尚未用完也應丟棄,避免使用到可能已受污染的藥水。如果是獨立小包裝的眼藥水,則應於當天使用並即時棄置。
在儲存方面,除非有特別說明,否則一般不需將眼藥水放入雪櫃,只需放置在室溫約攝氏二十度的環境下,並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即可。陳醫生特別提醒,許多人容易忽略眼藥水也有使用期限,包裝上通常會標示有效日期及使用注意事項。若使用了過期的眼藥水,不僅可能降低藥效,更可能增加細菌感染風險,後果不容忽視。
陳頌恩醫生強調,雖然市面上的眼藥水種類繁多,但成分大多相似,選擇時最重要是對症下藥。他建議市民在購買前,最好先諮詢眼科醫生意見,了解眼睛不適的根本原因,由醫生推薦合適的產品。對於來歷不明或成分不清晰的產品則應避免使用。
此外,若滴用眼藥水後出現過敏反應,例如眼睛紅腫、痕癢加劇,甚至影響視力,應立即停止使用,並盡快就醫處理。正確選擇與使用眼藥水,才能真正保護眼睛健康。